中華文化,源遠流長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一些通俗易懂的話便逐漸演變成了一句簡單明了的小短語。上下句一般都呈現整齊相對應的樣式,我們通常將這些語句稱為俗語。
俗語通俗易懂,很接地氣。除了字面表達的意思之外,一般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,為人所津津樂道。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的就是「笑貧不笑娼,救急不救窮」。
「一步踏錯終身錯,下海伴舞為了生活」,出身不同,多要面臨的生活也不不同。有的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,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知道什麼是貧窮。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卻出身卑微,一生下來就要為了生計而奔波。
有的人急于改善當前不好的處境,從而去從事一些不正當的行業。這里面的「娼」,不單純的指歌女等,還特指一些不正當的手段。這反映的一種不好的價值觀,意思是只要是你有錢了,沒人去嘲笑你是通過什麼手段掙的錢。但是如果你一直身處于貧困的處境之中,就會遭到周圍人的嘲笑。
時針對于這種看法不敢茍同,不管貧窮還是富有,我認為都應該守住內心的那一條底線。
如果說「笑貧不笑娼」,是一個錯誤的價值觀,那麼對應的「救急不救窮」,的確是有幾分的道理的。
一個人在社會上,說不定會遇到什麼事。在別人遇到困難時,還是很有必要的幫一把的。一方面是給自己積德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別人渡過難關。那麼為何不救窮呢?
「窮」等于「懶」,從古至今這是一條鐵的定律,勤勞的雙手可能不足以讓你富可敵國,但是絕對可以衣食無憂。如果長期處于貧窮之中,最好的解釋就是太懶。懶得動腦子想,懶得動手去做,這樣的人,不管是怎麼幫,都幫不起來。幫的久了,他還會習慣了,哪天你不幫忙了,他還接受不了。
記得之前有個故事:一個人每天都給一個乞丐食物,他每天也很開心。但是有一次,這個人家里出了點事,回家了幾天。當這個人回來的時候,乞丐并沒有關懷一下他,而是帶著埋怨的口氣問道,你干嘛去了,你知不知道,我這幾天差點餓死。這就是為何不救窮,窮是一種習慣,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提高不起來,幫了也白幫。
「救急不救窮」,也很少人去這麼做。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如果有人遇到了天大的事情,求助親戚朋友的時候,得到的幫助貌似并不如平時的時候多。平時不管你買房子還是其他的大額消費,你都很好能籌到錢。但是如果你生意失敗,欠款幾百萬,這時候再去借錢,能幫助你的人就很少了。
因為大家都在關注,借給你的錢你還能不能還給他們。這其實也無可厚非,畢竟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。但是在你最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得到這樣的對待,顯然是沒辦法幫助你渡過難關的。
所以這句「救急不救窮」只是被人們部分接受,并沒有真正的去做。人們做的這些可以說是「救緩不救急更不救窮」,一切還是在以自身的利益為考量的重點。
作為救濟的一方,我們只能說是盡力去幫別人,作為被救濟的一方,我們又能苛求什麼呢?只能是讓自己不斷的強大起來,遇到苦難咬牙挺住,堅強的站起來。這才是解決事情的根本方法。「人不幫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?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