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能救一匹狼的命,我們能改變狼的命運嗎?」
在蒼茫的若爾蓋草原,一個20歲的女畫家,因為尋求靈感而踏足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,卻意外救起一只奄奄一息的狼王遺孤,并將其帶回成都撫養。
然而,小狼崽終究是狼王血脈,它一直無法適應人類城市中的生活,于是女孩決定帶著它重返草原,展開了一場感人至深的生命救贖之旅……
2020年8月,國內首個「狼生態保護監測站」在若爾蓋國家濕地保護區建立,標志著國家對狼的保護進入專業化,保護區內生活著大約200只草原狼。
然而,十年前的若爾蓋草原卻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,在當時,若爾蓋地區的牧民和狼之間存在著激烈的沖突。
牧民與狼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,主要源于資源爭奪和領地紛爭。若爾蓋地區是草原狼的自然棲息地,而當地牧民依賴這片土地進行畜牧業,逐漸入侵了原本屬于狼的領地。
由于食物資源有限,狼群開始偷襲家畜,牧民則視狼群為草原上最大的威脅。
若爾蓋草原
狼,作為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,無論是我國的明代寓言小說《中山狼傳》中吃掉東郭先生的狼,還是國外童話中吃掉小紅帽外婆的大灰狼,都是兇狠的負面形象。
然而,要知道,在現實生活中,人類是一切動物的天敵。誰又能想象到,狼,才是人狼之戰中劣勢的一方呢?
綿陽師范學院的研究員劉昊先生在若爾蓋草原進行調查研究工作時,曾說過:「狼,比我們想象中的脆弱得多。」
為了剿滅草原上的狼,若爾蓋牧民放置獸夾、毒藥、炸狼窩、掏狼崽,一系列報復性獵殺行為幾乎將草原上的狼斬盡殺絕,種群數量斷崖式下降。
2010年,若爾蓋草原上的狼王給剛剛產仔的母狼打獵,在抓羊時不慎踩中牧民的捕獸夾,為了逃跑,它竟然直接咬斷了自己的腳。
可是,在這樣自斷一足的情況下,它又怎麼逃得過牧民和獵犬的圍攻?牧民們將狼王亂棍打死,剝皮吃肉,剩余的「邊角料」直接丟棄在草原上。
據牧民說,狼王幾天沒有歸家,母狼就嚎叫了幾夜,當它出來找尋自己的丈夫時看到被遺棄的尸骨就已經明白了一切。母狼在憤恨之下,毫不猶豫地吃了被牧民下毒的餌料殉情自盡。
在生命的最后時刻,它狠狠撕咬自己的背部——因為,那里有著牧民最希望得到的、最值錢的皮毛。
李微漪,一位20歲小有名氣的野生動物畫家,原本是為了采風而來,卻在這片草原上意外聽聞了這個令人心碎的故事。
當她得知狼王夫妻的悲劇后,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痛,但來不及消化情緒,她得到了一個更重要的消息——狼王夫妻雖已去世,但在草原的核心區,它們還留下了一窩小狼崽兒!
李微漪
李微漪花費了幾天的時間找到隱蔽的狼窩,遺憾的是,窩里6只小狼已經死去了5只。
她看著最后那只奄奄一息的小狼崽,心中的母愛和憐憫油然而生。
毛茸茸的小狼崽
李微漪用溫暖的手掌輕撫著小狼的蓬松毛發,試圖喚醒這顆幾近熄滅的生命之火,想起曾經救助過的小貓小狗,李微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——她要救活這只小狼,并且引狼入「市」,將唯一幸存的這只狼王遺孤帶回成都一起生活。
可狼畢竟是狼,與普通貓狗不同,李微漪瞞著父母和鄰居,偷偷將狼崽養在自己的頂樓畫室中,這期間幫助她的只有男友亦風。亦風說:「給它起個名字吧。」李微漪摸著小狼崽表示:「早就想好了,格林。」
「格林」,意味著這份相遇宛如童話般美好,更提醒著李微漪,它來自蒼翠的若爾蓋草原。
俯瞰綠色的若爾蓋
相處的日子里,母子般的情感在李微漪和格林之間逐漸深厚。
只是格林剛被醫治好,就展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野性。
只吃肉,不吃狗糧,幾次咬斷家里的電線不說,在夜晚還會發出引人注目的狼嚎。一次看顧不到,就不知會惹出什麼樣的麻煩來。
成都家中的格林
更危險的是,格林曾一度走失,差點被汽車碾死在馬路上,這讓李微漪陷入巨大的焦慮和擔心之中。城市的鋼筋水泥,卻讓一只小狼的生存變得更加脆弱。
如果送到動物園里呢?李微漪和亦風親自去當地的動物園考察狼的生活環境,讓他們失望的是,動物園中的狼只能在狹小的玻璃窗里轉圈奔跑,好似已經出現了刻板行為。
動物園中的草原狼
李微漪意識到,格林是野生狼,是草原的主人,是屬于狼群的。為了它的未來,李微漪決定將格林送回若爾蓋草原,回歸自然。
夏日的若爾蓋草原,是一片如詩如畫的原野。風吹過藍天白云,草原在微風中起伏搖曳,仿佛是大地的呼吸。在這片寧靜而廣袤的土地上,李微漪和男友亦風帶著3個月大的小狼格林回到了它真正的故鄉。
隨著車輛駛入若爾蓋,格林的眼中充滿了好奇和興奮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