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孫子兵法」是我國春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的戰略理論,也是中國和全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,從問世以來,便石破天驚,以其系統的兵學理論、深邃的哲學思辨、精妙的兵法信條,奠定了它兵學始祖的地位。按理來說,「孫子兵法」的讀者會較于小眾,只有喜歡軍事的人才會去閱讀,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,其大多數讀者都是正常的普通人,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
因為我們現在雖未身處在混亂的戰爭年代,但是這個時代依然充滿著競爭與變數,充斥著不確定性。閱讀「孫子兵法」的讀者,都是想學習書中的謀略和智慧,讓我們在面對突發情況時,顯得更加淡然與從容。
「孫子兵法」擁有其獨特的知識和思想體系,不但揭示了軍事斗爭領域的一般規律,而且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其他領域,也同樣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。在現代,孫子兵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商業活動之中,商業活動與戰爭一樣,以求「利」為目的,以「爭」為核心,以「尋機」為要務,都具有強烈的競爭性。
「孫子兵法」所蘊含的謀略,可不止「戰斗時打勝戰」
「孫子兵法」的「虛實篇」中有言:「水因地而制流, 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 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 謂之神。」這是一種貫穿全文的核心思想,踐墨隨敵, 因敵制勝。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, 人生所面臨的環境、挑戰、機遇可能都不會相同, 所以就要因時因勢, 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、規劃或計劃,思想切不可一成不變,不然會讓自己的對手清楚你的一切下步計劃,可能會被一擊即中。這就是第一個謀略:「審時度勢,隨機應變。」根據所處的不同環境,及時調整計劃。
「孫子兵法」的「形篇」中說道:「不可勝在己,可勝在敵,勝可知,而不可為。」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,想要「勝利」的阻礙在于自己,要不斷得使自身強大,才能更好得打敗對手。打敗對手之后,也不要過于自負,對手的失敗,可能是出自他的失誤,或者不夠強大,要記得「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」,即使在別人看來很強大了,依然還得不斷前行。這就是第二個謀略:「打有把握的戰。」
「孫子兵法」的「地形篇」中說道:「知己知彼,勝乃不殆,知天知地,勝乃可全。」這既告訴我們要知己知彼,還要了解周圍的所處環境。知己知彼是取得勝利的關鍵,但是還需再加一道保障,那就是需要「知天知地」,也就是要非常了解雙方所處的環境,懂得利用環境,來制造有利于自身的情形。這就是第三個謀略::「知己知彼,洞察環境。」在現實情況中知己知彼,屬實不易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隱藏一些實力,這就導致很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誤,那就是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多少,而忘記關注自身。
今天所分享的三個謀略智慧,其實都是很普通的道理,「孫子兵法」所講述的兵法也不一定只能適用于「戰爭」,更也適用于日常生活之中,想要立于不敗之地,最重要得就是要不斷增強自己,讓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做到真正得百戰百勝。
人的一生漫長而又短暫,說其短暫, 是相對于人類歷史長河來說, 相對于家族的變遷而講;說其漫長, 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會跨越不同的時代, 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歷史過程。人一生的環境隨時在變,唯有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,才能應對各種不同環境,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