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指鹿為馬」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,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「指鹿為麒麟」的故事?
這件事發生在明朝永樂十二年(公元1414年),榜葛剌國(孟加拉國)派遣使臣來華,隨行上貢活體「麒麟」一只。
一聽到這個消息,朝廷和百姓都沸騰了!拜托那可是麒麟誒!
麒麟是咱們中國古代赫赫有名的神獸,與龍、鳳、龜共稱為「四靈」,它們四個各有不同的特點和寓意,其中麒麟象征著吉祥、太平、長壽等美好寓意。
在古代傳說中,麒麟能夠給人們帶來福氣和好運,常常被用來比喻有德之人。
如果有麒麟現世,那就說明如今是個太平盛世,海晏河清,國泰民安,是個實打實的好兆頭。所以,榜葛剌國進獻的可不只是麒麟,而是一個能流芳千古的祥瑞。
為了迎接祥瑞,從朝堂到百姓,大家都嚴陣以待,百姓們聚在街上準備看看這傳說中能帶來好運的神獸,沾沾福氣。
明成祖則早早囑咐翰林院及宮廷畫師,一定要好好把這個傳奇瞬間記錄下來,在歷史上留下一筆。
漫長的等待之后,百姓們終于等到了「麒麟」,只見一只三丈高的巨型動物,從街上穿行而過,這只動物長著馬蹄、牛尾,頭上有角,身上有花紋,長長的脖子足有一丈六尺,賺足了人們的仰視。
這動物確實長得挺神奇,不過怎麼都感覺和書里記載的麒麟有些出入,畢竟典籍里說,麒麟是一只全身鱗甲、獅頭、鹿身、龍尾、牛蹄,口中含著玉珠的瑞獸,這怎麼看著長得有點兩模兩樣呢?
不過,還沒等大家疑惑完,朝廷就已經昭告天下:「永樂甲午秋九月,麒麟出榜葛剌國,表進于朝,臣民集觀,欣喜倍萬。」
其實,現在咱們看一眼就知道,這個所謂的「麒麟」根本就是長頸鹿嘛!
可對當時的人們來說,這個所謂的祥瑞也足以讓整個大明帝國興奮不已,畢竟麒麟還象征著仁君在世,《春秋公羊傳》中就曾寫到:
「麟者,仁獸也,有王者則至,無王者則不至。」
這樣的歌功頌德的神器,又有哪位皇帝拒絕得了呢?更何況這位皇帝還是朱棣,他的皇位并非名正言順繼承大統,而是通過政變奪取的,像麒麟這樣的好兆頭,更能幫助他證明自己是「真龍天子」,能搞定輿論氛圍,是長頸鹿還是麒麟就都不重要了。
不過,這神獸麒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這世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麒麟呢?
麒麟,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獨特形象,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。
它被視為吉祥的象征,是仁慈和力量的結合體,甚至在風水學中,麒麟是萬金油一般的存在,既能旺財,又能鎮宅,既能化煞,還能旺人丁,總之,麒麟的好處千千萬,怎麼說都說不完。
早在周代,各種文獻就出現了不少關于麒麟的記載。
比如《詩經》中有一篇《周南·麟之趾》,每章都以「麟」開頭,分別描繪了麒麟的足、額和角,并以此為喻來贊美品德端正的公子。
在《春秋》中也記載過「西狩獲麟」的故事,說的是有一年春天,魯哀公率領眾人到這片大野澤打獵。
當他們正在追逐獵物時,隨行的叔孫氏家臣鉏(chú)商捕獲了一只怪獸。這只怪獸的形狀非常奇特,它的身體像馬,頭部像羊,尾巴像牛,蹄子像大象,但頭上卻長了一根肉角。大家都不認識這只怪獸,有人去告訴了孔子。
孔子聽到消息后,非常震驚,趕忙前去查看。他仔細端詳了這只怪獸后,悲傷地說:「這是麒麟啊!」然后取來筆墨,在白綢上寫下了「吾道窮矣」四個字,并感嘆道:「太平盛世,麒麟鳳凰等祥瑞游歷人間,受人保護,可如今麒麟卻無人認識,出游竟會被傷害致死,看來盛世無望,我的理想已經無法實現了。」
隨后將白綢系在獵得的麒麟角上,含淚離開了現場,從此封筆自閉,不久郁郁而終,因此也有孔子「獲麟絕筆」的說法。
而在《爾雅》也收錄了「麒麟」的詞條,只有短短幾個字——「麐(同麟),麕身,牛尾,一角。
」這是說,麒麟身體像獐子,尾巴像牛尾,只有一只角。
根據這個外形描述,有人推測麒麟的原型可能還真是鹿。
而且,這個推測也算得上有跡可循。
人們之所以推測麒麟的原型是鹿,主要有幾個原因:
首先,鹿的性格溫和,且常常成對出現,因此將其視為團結和和諧的象征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對鹿的喜愛和尊敬逐漸加深,開始將其視為一種神圣的動物。
其次,由于鹿的壽命較長,人們便會認為它具有神奇的力量。特別是在遇到危險時,鹿可以迅速奔跑和跳躍,這使得人們更加相信它具有某種超自然的能力。因此,鹿開始逐漸被賦予更多的神話色彩。
除此之外,也有人認為麒麟的原型是馬、獅子或者龍。因為這些動物和麒麟在外形上都有比較相似的部分,被當做原型實在情有可原。
不過,麒麟的原型到底是啥已經不重要了。經過長期的演變和各種傳說加持,「麒麟」慢慢從可以被狩獵的動物,升級成了祥瑞級別的「仁獸」、「瑞獸」,它到底從何而來,脫胎何處都已無太多意義,「麒麟現世」所代表的涵義,對于人類來說反而更有用。
其它祥瑞和麒麟也有著相似的命運——它們是什麼不重要,它們能告訴世人什麼才更重要。
比如龍和鳳凰,關于它們的原型歷史上也沒有確切的答案。
有人說龍的原型可能是多種動物的特征融合而成;有人說鳳凰的原型是孔雀、是紅腹錦雞。
但無論它們的原型是什麼,這些祥瑞都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征,有的代表權威、尊嚴和力量;有的代表和諧吉祥、堅忍不拔,相比于動物,它們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符號。
總之,麒麟的原型是一個謎團,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解釋。但無論麒麟的原型是什麼,從普通動物到「圣獸」的演化都體現了古人對自然、道德和世界的理解的不斷深化,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和諧、道德和吉祥的追求。
如今,麒麟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之一,相信將來,也會繼續文化傳承中發揮重要的作用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